公交线路查询
换乘查询(起点-终点):
 查询
 
路线查询(线路名称):
 查询
 
站点查询(站点名称):
 查询
 
  在线客服
  • 电话:  
  • 地址:  东北大学院内


       您现在的位置 > 在线资讯

一个家庭贫穷的7大根源,有3个以上,离衰败不远了

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3/4/17 8:05:24 阅读:3055

  • 家庭不和,人心不聚。


有人说,家庭不和,是一个家走向衰败的开始。


家庭不和睦,终日吵吵嚷嚷,家人貌合神离,整天过着面和心不和的生活。


试想一下,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会走向兴旺发达。


《齐家类》有言:未有和气萃焉,而家不吉昌者。未有戾气结焉,而家不衰败者。


一个家庭发展得越好,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,一定越是和睦。


乔家大院辉煌时期富可敌国,而乔家的繁荣,正是由于乔家人的团结和友爱。


乔家大院缔造者乔致庸的堂号叫“在中堂”,意为不偏不倚,讲究和谐平衡,促进和为贵的家风。


乔家人生活在一起,从来没有发生过兄弟反目、婆媳不和、妯娌交恶的事情。


李鸿章曾经赐予乔家一副楹联:


子孙贤族将大,兄弟睦家之肥。


一个家庭,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金钱多寡,而在于感情和睦。


家庭和睦,再穷也能发家;家庭不睦,再富也会败家。



 2 


  • 家风不正,必有灾殃。


看过一个真实故事。


男孩从小家境富裕,每次在外闯了祸,家里人都会用钱帮他摆平。


渐渐地,在男孩的认知里,这世上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事。


长大后,为了赚钱他无所不用其极,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,锒铛入狱。


传承给下一代的,不只是血脉,还有家风。


古语有云:道德传家,十代以上,耕读传家次之,诗书传家又次之。富贵传家,不过三代。


良好的家风,无论在任何时候,都是一个家庭兴旺的根本。


设计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、苏州博物馆的著名建筑家贝聿铭,出身中国的百年名门望族——苏州贝氏。


这个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,整整富了十六代。


从古到今,贝氏子孙个个是翘楚,一代胜一代。


一个家族的辉煌,必然少不了优良家风的传承。


贝家有句家风家训:以产遗子孙,不如以德遗子孙。


每一个孩子出生以后,上的第一堂课,就是学习“诚”和“善”。


做人诚信,做事坦荡,同时也要心存善意,为人敦厚。


正是靠着这一“诚”一“善”,贝氏家族薪火相传,经久不衰。


家风不正,祸患不远;家风正,则后世兴。


对一个家庭而言,不是家庭风水养人,而是人养家庭的风水。


家风纯正,家庭势必和顺美满,福气连绵。


 3 


  • 懒惰成性,沾染恶习。


余华小说《活着》里的主人公福贵,家里有良田百亩,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。


福贵懒惰成性,每天花天酒地,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。


结果被人使用手段骗光了钱,最后用田产做赌注,田产也输光了。


福贵的父亲被活活气死,他自己也从一个阔少爷,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农民。


沾染恶习,是悲剧的前兆。


专栏作家连岳曾收到一位男性读者来信,他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,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。


后来他迷上了足球博彩,不仅输光了家里所有积蓄,还欠下很多外债。


这笔债,靠他和妻子的收入,要二十年才能偿还清,好端端的家就这么被毁了。


民间有句俗语:家兴出恶犬,家败出邪人。


懒惰成性、沾染恶习,不仅会毁掉一个人,更会拖垮整个家庭。


 4 


  • 轻视教育,阶层固化。


看过这样一幅漫画。




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教育,就像缺了口的水桶,水再多,也难以存续。


电视剧《山海情》中,未成年的女孩被父母逼着退学,去福建电子厂打工。


校长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,自作聪明的父母当场算了一笔账:


反正孩子大学毕业后照样要出去打工,还不如早点去工厂,能多赚好几年的钱。


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父母并不知道,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远超过流水线上的女工。


让女儿辍学打工看似能多赚几年钱,实际上是将未来几十年的财富输掉了。


有句话说得好:教育,是贫富差距的分化器。


知识,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,也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的走向。


一个没有书香气的家庭,再有钱也守不住。


 5 


  • 忽视健康,一夜破产。


BBC纪录片《健康的真相》中,研究人员调查发现:


与有钱人相比,越是底层的人,越不注重健康。


他们喜欢吃各类垃圾食品、不喜欢运动、更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。


因为不注重健康,他们往往更容易生病,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倾家荡产。


《浙江日报》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。


30岁的小李,因为肚子疼,到医院去做检查,结果被确诊为胃癌。


医生拿着他的检查结果一个劲叹气,胃里烂得一塌糊涂,癌细胞已经从胃部转移到了肝脏。


小李常年熬夜工作,从不运动,喜欢喝酒,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。


家人多次劝他注意身体,他却说,自己还年轻,身体能承受得住。


确诊以后,前后治疗费用花了不少,可不到三个月时间,小李还是去世了。


有人说过:在中产阶级和穷人之间,在小康和赤贫之间,只不过是一场病的距离。


没有人会因为重视养生,而倾家荡产,却有太多的人因为失去健康,而人财两空。


不重视健康的人,是对家庭最大的不负责任。



 6 


  • 认知匮乏,很难翻身。


20世纪90年代,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为了搞明白底层穷人,为什么不能翻身,做了一个社会实验。


她化身普通的劳动女工,深入社会底层,终日和那些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工人生活在一起。


在接触了各种社会背景的低薪群体之后,她得出结论:


一个家庭贫穷的根本原因,不是经济上的贫穷,而是认知上的困顿。


博主@纯纯甘,拍摄过一对在北京开早餐店的夫妻。


夫妻俩是安徽人,每天凌晨十二点起床开始做早餐,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。


早餐店的房子是租的,除去租金,两个人忙活十来个小时,也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。


男人开玩笑说,他们之前是有机会彻底翻身的,可惜错过了。


他们北漂的时间早,当时房价很低,他们手头有点闲钱,是有能力买房的。


可夫妻俩觉得已经在老家有房了,早晚要回去,没有在北京买房的理由。


等到后来幡然醒悟时,北京的房价已经高到他们买不起了。


一个人的认知水平,决定着他的人生结局。


一个家庭的思维模式,导致了它的盛衰兴废。


家庭成员认知水平低,缺乏长线思维,再努力也是徒劳。


 7 


  • 不知节俭,守不住财。


有人在解析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府,走向衰败的原因时,谈到其中一点:


贾府上下安于富贵者多,节俭持家者少。


不仅花巨资建造大观园,平时的吃穿用度,更是讲究排场。


一道对贾府来说稀松平常的螃蟹宴,就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。


以至于刘姥姥感叹道:这一顿饭的钱,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。


贾府从上到下铺张奢侈,家道中落是不可避免的事。


《曾国藩家书》有言:家勤则兴,人勤则俭,永不贫贱。


曾国藩虽为晚清重臣,仍以廉立身,以俭持家。


穿着方面,他的鞋袜都是家里的女眷缝制而成。


饮食方面,总以一荤为主,来了客人才会再增加一道荤菜。


曾国藩的子孙后代,将这种俭朴的品质,融到了血液中,曾氏八代人中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,无一是废人。


俗话说:勤为致富本,俭为治家根。


一个再有钱的家庭,也经不起挥霍无度。


家人勤俭,懂得储蓄,面对人事无常,这个家庭才能更有底气。


才能历经岁月,长盛不衰。

作家马伯庸说过这样一句话:
“家庭的传承,它看不见,摸不到,却渗到家里每一个人的骨血中,成为家庭成员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。”
家庭是一个整体。
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,是由家庭成员各司其职,共同努力得到的。
家之兴衰,重在经营。
点个在看,把你的家庭经营好了,财富自然就聚来了。